古韵小说>玄幻奇幻>地主家独生女 > 第841章,有妖
    其实很穷的地方,也不是那么的。

    若是没有那些富户,百姓生活就能翻一倍。

    如何压住富户?

    扈伯载说:“七八户老实的,家里全部保留,田分出一部分。有的是田留自己种的,其余都收了。还有刁民,全撸了。一共收下来,粟一万六千石。”

    钱姁大叫:“这么多!”

    扈伯载点头,把老百姓剥削就这么狠:“他们存粟和银子差不多的,至少一半,交易用的粟。所以,除了田和屋,实际银子没多少。”

    想想也挺可怜的。一万六千石粟,也就五千两银子?

    一个县的富户,加起来,都同情他们了。

    扈伯载说:“谁家存着两石粟,就能娶媳妇,买个丫鬟五斗粟。”

    五斗粟值多少?他们那比我们贵些?

    真正的贵或许还没理解,粟代表命。

    扈伯载说:“这些粟,先一人分三斗,再犄角旮旯给送过去。而愿搬出来的,一人给一石。老人加一石。”

    既然粟是命,拿粟去撩,就有三百多户搬出来了?

    搬出来好处多。

    县城能繁荣起来,周围的地不荒废。

    最关键就是好管理了。走七八十里的山沟实在费劲。

    那些人就像有病,熬着,很关键的一步迈不过去。

    扈伯载说:“不搬出来也给照顾,但事事优先外边的。十户为一保,五保为一大保。女子都记户口,大保小保相互照应,一块干活。种枣的范围,是全县的。以县城为中心,还有那没搬出来的,都叫他们尽量搬到方便、人多的。”

    分散了,成本太高。x

    十户、哪怕有的二三人,下来三五十人,干活正好。

    有的在家、照顾小的,大的安心在外边干活。

    下一步,扈伯载说:“辛密和丽芳都是读过书,一边帮着安顿,又设学堂。那穷的不读书,学堂每天中午管一顿饭,读的好一月奖一斗粟。”

    大家面面相觑,还得求他们读书。

    扈伯载有成就感:“读书效果还不错的,有些事不用费劲去说,贴个告示。读的好的两个,都会看报了。”